肽类药物行业近期热点综述

近年来,肽类药物研发活跃度显著提升,创新药进入爆发期。
2025.09.19

行业新闻动态

国家持续出台扶持政策,如医保局等联合发布《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提出涵盖医保准入、支付机制、临床需求等16条措施,为创新药(包括肽类药物)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药监部门也加快制度创新,发布肽类药物临床药理学研究指导原则,并启动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,将胰高血糖素样肽-1(GLP-1)类生物制品纳入重点支持对象。受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推动,中国创新药行业活力上升,GLP-1等重磅肽类产品引领研发热潮,同时也带动了肽类CDMO/CRO、ADC/PDC等产业链细分领域的投资与布局。总体来看,政策支持、资本加持和技术创新叠加,推动肽类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加速发展。

政策与监管动态

创新药支持政策:国家医保局、卫健委等2025年7月发布促进创新药发展的16条措施,将“真创新”列为鼓励重点,强调多元支付及医保目录改革。证券时报指出,优化审评审批、缩短审评时限等举措正加快创新药上市进程。地方层面,如苏州发布2025-2027年生物医药产业行动计划,对创新产品上市和产业规模化发展给予扶持

肽类药品技术指导: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于2024年底发布《肽类药物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》,指导肽类新药临床研究与评价。该指导原则自2025年起施行,为肽类创新药开发提供法规依据。

生物制品监管试点:国家药监局组织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工作方案,重点支持创新生物制品(包括GLP-1类生物制品和胰岛素类)异地委托生产模式。此举有望加速肽类大分子药物生产效率,同时强化质量监管。

产业资本与合作动向

融资热点:资本市场继续关注肽类创新药。多家中国肽类新药研发企业获新轮融资,例如迦进生物、魁特迪等公司近期完成数千万元到亿元级融资,布局抗体-核酸偶联、神经退行性疾病多肽药等领域。Phirda报道,2024年已有10余家拥有肽技术管线的生物医药公司逆势融资,显示投资机构对肽类赛道信心增强

IPO与并购:肽类相关企业IPO和并购活跃。中肽生化衍生的泰德医药聚焦多肽CDMO业务,已向港交所递表冲刺IPO,受益于GLP-1研发需求增长。并购方面,四川双马以15.96亿元收购多肽药企健元医药,后者主要产品为GLP-1相关肽制剂,是国内GLP-1原料药新星。国内创新药并购热度上升,20余起并购事件使去年并购金额超58亿美元

新药进展:国产肽类新药快速推进。华东医药旗下首个国产司美格鲁肽注射液“吉优泰”获受理,意味着首个国产GLP-1生物类似药即将诞生。2025年上半年,中国已有超过20个国产司美格鲁肽项目进入临床,其中7款已提交上市申请,多家公司争相推出GLP-1创新或仿制产品。8月8日,博安生物自主研发的度拉糖肽注射液“博优平®”获批,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杜拉糖肽(长效GLP-1)生物类似药。这些进展体现了国内肽类糖尿病药物快速追赶国际水平。

技术与市场新趋势

给药方式革新:口服肽药物成为研发热点。传统肽药多需注射给药,但ByDrug报道,吸收促进剂等新技术加速了口服肽类药物时代到来。例如诺和诺德的口服司美格鲁肽已上市,强调蛋白多肽药物设计与递送系统创新重要性。

分子结构优化:环化、D-氨基酸替换、PEG化、脂质化等修饰手段被广泛用于提升肽药稳定性与半衰期。泰格医药洞见指出,环肽(大环肽)修饰近年来备受关注,有助于耐水解和改善药代动力学,是口服肽药研发重点

  • 靶向偶联治疗:多肽药物结合靶向载体的新模式崛起。会议分享显示,放射性肽偶联(RDC)和肽药物偶联(PDC)成为前沿领域。湖南中晟全肽生物报告,一款靶向Trop2的PDC在胰腺癌模型中肿瘤抑制率达125%,另有68Ga标记肽类显像剂展现出优异肿瘤定位。粤港澳研究院团队也介绍了抗肿瘤多肽偶联药物的研发进展,凸显肽药物在靶向治疗中的潜力

新适应症与平台技术:肽药物应用领域持续拓展。除了糖尿病和肥胖治疗,肽在心血管疾病、神经退行性疾病、肿瘤和感染等多领域显示潜能。以抗菌肽替代抗生素、动物毒素肽开发镇痛药、针对肺纤维化的特异性肽等均在研发中。AI和高通量肽库等技术也开始赋能肽类新药发现,加速多靶点药物设计和难成药靶点攻克。预计未来几年肽类药物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

返回列表

最新动态

企业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动态
查看更多